查看原文
其他

天南重地——雷州文化

方志广东
2024-10-09


雷州半岛三面环海,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,历代均属兵家必争之地。


唐贞观八年(634年),刺史陈文玉奏请朝廷将这片土地改名为“雷州”。


雷州城地处雷州半岛中部,自古以来是雷州半岛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也是古代军事防御要塞,素有“天南重地”之称,并有“岭南古郡,海北奇观”之美誉,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广东唯一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



天南重地牌坊(摄影:彭镇强)


自远古时期开始

雷州半岛就形成了与海共生、

自成一格的区域性独特文化

随着历代南下的

文人墨客、谪官贬臣会于雷州

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

与古老的南越、俚僚文化

在历史长河中逐步融合

形成了独特的雷州文化


雷州文化藏在一幢幢建筑中。


三元塔,雷州府治之标志,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(1613年),登塔远眺,雷城风光尽收眼底。


三元塔(摄影:许荣毅)


西湖,始建于北宋,原名罗湖,苏轼、苏辙都曾在此醉游作诗,雷州人民为纪念苏轼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的诗句,遂将罗湖更名为西湖。


雷州西湖(摄影:梁文栋)


天宁寺,始建于唐大历五年(770年),苏轼谪儋路过雷州寓居天宁禅寺,爱其环境清幽,题下“万山第一”。


天宁寺(摄影:廖云柳)


十贤祠的绿瓦红砖里,藏着改变旧日雷州的寇准、李纲、胡铨、秦观、苏轼、苏辙、赵鼎、李光、任佰雨、王岩叟10位名士,他们曾驻足于这片昔日“南蛮之地”,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。


十贤祠(摄影:周靖典)


还有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(642年)的雷祖祠,始建于西汉的岭南古老祠庙伏波祠,始建于宋代末年的粤西名刹高山寺等。


雷祖祠牌坊(摄影:罗予团)


雷州文化还藏在一项项非遗中。


其他地区大多钟爱威严的石狮,但雷州人偏爱那憨态可掬的石狗,村口、庙前、道旁、田边,雷州石狗与日月星辰朝夕作伴,守护着雷州人民安居乐业。


雷州石狗(摄影:陈励)


在日常的劳动与生活中,雷州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,写下来的,成了雷州歌;唱出来的,成了姑娘歌;演出来的,成了雷剧。还有被誉为“天下四绝”之首的“雷州换鼓”、雷州傩舞、风筝节、十三腔、舞鹰雄、雷州飘色、人龙舞、下火海、穿令箭、头禄花灯、蜈蚣舞……


雷剧演出(摄影:刘芳)


雷州换鼓(摄影:李春广)


雷州文化还藏在一件件技艺中。


雷州窑始于汉唐,盛于宋元,衰于明清,是广东著名窑场之一,与广州西村窑系、潮州窑系、石湾窑系并称为广东四大窑系,以生产青釉瓷为主,产品多为碗、碟等日常生活用品。雷州蒲织是把蒲草手工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,品种有草席、草袋、草扇、草帽等,且以草席为大宗。还有雷州灰塑、雷州木雕……


雷州窑陶瓷作品(来源:雷州市党史市志研究室)


雷州蒲织作品(摄影:冼汉文)


雷州文化还体现在雷州方言上。


雷州话,是闽南人迁雷后,闽南语在中州正音与雷州土著居民语音的长期影响下,形成的一种闽南语的次方言,使用范围主要是雷州市、徐闻县、遂溪县及湛江市部分地区,现有通用人口约800万人。


  //  

雷州,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沉淀,深厚的文化土壤上,孕育出了地方色彩浓郁的风土人情。若是有空,约上三两好友,一起去雷州“靠活”(雷州话“快活”)吧。


 

 推荐阅读 



栏目索引 | 广东印记[视频][图文] | 粤故事[视频][图文]志鉴览粤 | 走进广东方志月历大湾区漫游 | 舌尖上的岭南四季 | 方志VLOG趣味方志 | 广东好物节气广东乡村非遗 | 广东美食地图红棉花照英雄城 | 粤鉴话你知


制作单位: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、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方志广东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